1、制冷系統排氣溫渡過低:
排氣壓力過低主要是制冷系統管路制冷劑流量偏小以至中止形成。排氣壓力過低,固然其現象是表如今高壓端,但緣由多產生于低壓端。
排氣壓力過低常見緣由:
1、收縮閥孔梗塞,供液量減少以至中止,此時吸、排氣壓力均降低。
2、收縮閥冰堵或臟堵及過濾器梗塞等,必然使吸、排氣壓力都降落;
2、制冷系統回液:
1、關于運用毛細管的小制冷系統:加液量過大會惹起回液。蒸發器結霜嚴重或風扇毛病時傳熱變差,未蒸發的液領會惹起回液。溫度頻繁動搖也會惹起收縮閥反響失靈而惹起回液。
2、關于運用收縮閥的制冷系統:回液與收縮閥選型和運用不當親密相關。收縮閥選型過大、過熱度設定太小、感溫包裝置辦法不正確或絕熱包扎破損、收縮閥失靈都可能形成回液。
關于回液較難防止的制冷系統,裝置氣液別離器控制能夠有效阻止或降低回液的危害。
3、制冷系統吸氣溫度高:
1、回氣管道隔熱不好或管道過長,都可惹起吸氣溫渡過高。正常狀況下緊縮機缸蓋應是半邊涼、半邊熱。
2、系統中制冷劑充注量缺乏?;蚴湛s閥開啟渡過小,形成系統制冷劑的循環量缺乏,進人蒸發器的制冷劑量少,過熱度大,從而吸氣溫度高。
3、收縮閥口濾網梗塞。蒸發器內的供液量缺乏,制冷劑液體量減少,蒸發器內有一局部被過熱蒸汽所占領,因而吸氣溫度升高。
4、液擊:
1、應防止吸氣溫渡過高或過低。吸氣溫渡過低,則闡明制冷劑在蒸發器中蒸發不完整,既降低了蒸發器換熱效率,濕蒸汽的吸人又會構成緊縮機液擊。吸氣溫度正常狀況下應比蒸發溫度高5~10℃。
2、為了保證緊縮機的平安運轉,避免產生液擊現象,請求吸氣溫度比蒸發溫度高一點,即應具有一定的過熱度。
5、制冷系統帶液啟動:
1、帶液啟動時的起泡現象能夠在油視鏡上分明地察看到?;揪売墒枪饣椭腥芙獾囊约俺猎诠饣拖旅媪舜罅康闹评鋭?,在壓力忽然降低時忽然沸騰,并惹起光滑油的起泡現象,很容易惹起液擊。
2、緊縮機裝置曲軸箱加熱器(電熱器)能夠有效避免制冷劑遷移。短時間停機,維持曲軸箱加熱器通電。長時間停機不用后,開機前先加熱光滑油幾個或十幾個小時?;貧夤苈飞涎b置氣液別離器,能夠增加制冷劑遷移的阻力,降低遷移量。
6、制冷系統呈現回油:
1、缺油會惹起嚴重的光滑缺乏。缺油的基本緣由不在于緊縮機奔油幾和快慢,而是系統回油不好。裝置油別離器能夠快速回油,延長緊縮機無回油運轉時間。
2、當緊縮機比蒸發器的位置高時,垂直回氣管上沒有回油彎?;赜蛷澮M可能緊湊,以減小存油?;赜蛷澲g的間距要適宜,回油彎的數量比擬多時,應該補充一些光滑油。
3、緊縮機頻繁啟動。緊縮機頻繁啟動不利于回油,由于連續運轉時間很短緊縮機就停了,回氣管內來不及構成穩定的高速氣流,光滑油就只能留在管路內?;赜蜕儆诒加?,緊縮機就會缺油。運轉時間越短,管線越長,系統越復雜,回油問題就越突出。
7、制冷系統蒸發溫度低:
蒸發溫度對制冷效率影響較大,它每降低1度,制取同樣的冷量需增加功率4%。所以在條件答應的狀況下,恰當進步蒸發溫度,對進步制冷效率是有利的,蒸發溫度普通比出風口溫度低5~10度。
一味的降低蒸發溫度固然能夠制冷溫差,但緊縮機的制冷量卻減小了,因而制冷速度不一定快。何況蒸發溫度越低,制冷系數就越低,而負荷卻有增加,運轉時間延長,耗電量會增大。
8、制冷系統排氣過熱:
排氣過熱的緣由主要有以下幾種:回氣溫度高、電機加熱、緊縮比高、反收縮與氣體混合、緊縮溫升與制冷劑品種、冷凝壓力高。
9、制冷系統吸氣溫度低:
1、收縮閥開啟渡過大。由于感溫元件綁扎過松、與回氣管接觸面積小,或者感溫元件未用絕熱資料包扎及其包扎位置錯誤等,致使感溫元件所測溫度不精確,接近環境溫度,使收縮閥動作的開啟度增大,招致供液量過多。
2、制冷劑充注量太多。制冷劑充注量太多,占領了冷凝器內局部容積而使冷凝壓力增高,進入蒸發器的液體隨之增加。蒸發器中液體不能完整氣化,使緊縮機吸人的氣體中帶有液體微滴。這樣,回氣管道的溫度降落,但蒸發溫度因壓力未降落而未變化,過熱度減小。即便關小收縮閥也無顯著改善。
10、制冷系統卻氟:
1、氟量少或其調理壓力低(或局部梗塞)時,收縮閥的閥蓋(波紋管)、以至連進液口都會結霜;氟量過少或根本無氟時,收縮閥的表面無反響,只能聽到一點氣流的絲絲聲。
2、看結冰從哪一端開端的,是從分液頭還是從壓機回氣管,假如從分液頭就是缺氟,從壓機就是氟多了。